第(2/3)页 这回上面也算吸取了莫岩领诺奖时的教训,对v站、新浪等互联网媒体的视频内容,也会有审核。 就是怕他们天不怕地不怕的,什么话都敢说。 陈麟风不在意这个,反正他已经键政了个爽。 对谈的讲座结束后,就是大学生的提问环节。 同学们最感兴趣的,果然还是陈麟风。 这种场合下,连马芸都要相形见绌。 “陈老师,能问一下,你对我们国家未来的看法吗?” 大学生,尤其是燕大的大学生,还是很有国家主人翁精神的,他们第一个关心的就是这个问题。 由于《她》在预测上独树一帜的准确性,他们比较相信陈麟风的判断。 “伟大复兴一定会实现,华夏会回到他几千年来,一直所待着的,原本的位置。” 陈麟风回答完,看到底下有些混乱,像是不太认可的样子。 “怎么,不相信?” “是不太敢相信,”那个问问题的学生说道,“现在我们的科技水平,和西方应该还有很大差距吧? 我在逼乎上看到过一个问题,就是问华国和漂亮国现在还有多少差距,很多人都回答说,至少二十年,甚至还有说五十年的。” 陈麟风笑了笑,还真是相当具有时代性的观点。 放在十来年后,等六代机出来了,总不能还说华夏的科技实力,比太平洋对岸低10年吧。 “这种实力的判断,很多人的观点往往是比较滞后的。 我记得天涯论坛曾经在2005年的时候,有讨论过一个问题,就是霓虹和华夏的真实差距,大家还记得这个事吗?” 这事还是比较出名的,不少同学面露恍然之色。 陈麟风给那些不知道的人解释道,“当时贴主【联合光子】觉得华夏的实力差的太多了,认为根本看不到自己国家的出路。 然后有个叫雪亮军刀的人,就发了个回应的帖子,标题就叫做《驳联合光子的中国和日本的真实差距》。” “这篇帖子里,预测华夏会在30年后,GDP超越霓虹,然后被一大群网友痛批,认为他是在痴心妄想。” “结果现在呢?”陈麟风摊开手,“仅仅6年后,这个目标就实现了。” 他反问问问题的学生,“当时的人们,为什么会夸大实力差距到那种程度,将6年的差距,拉大到30年都仍觉不够,认为30年赶上,都是在做梦?” 手持话筒的学生不知所措,一时间想不到该怎么回应。 陈麟风没有继续追问,只是看向在场的全体人,说道, “彼时彼刻,恰如此时此刻。 我不敢说华夏和艾美丽肯的差距,已经只剩6年。 毕竟全世界的GDP以美元计价,对方一放水,就是海量的GDP增长。 但我相信,10年后,大家会对真实的实力差距心中有数,不会再像如今一样,茫茫然觉得回归正轨,只是一句口号。” 这个话题结束,话筒交到了另一个举手的同学手里。 但陈麟风之前的陈述,已经完全的引起在场所有人的兴趣。 大家嘴上都说着,华夏还差的远。 但听到有重量级的人物,颇具合理性的告诉大家,说华夏已经很强,不远的未来,还会更强。 尽管心里拒绝这个观点,但又隐隐的想继续听下去,想要被说服。 新提问的同学,仍是问着类似的话题。 “陈老师,我听你刚才一直用‘华夏回到自己原来的位置’,此言何解?” 陈麟风脱口而出,“顾名思义,华夏不是在崛起,只是复兴。 数千年来,世界文明的这个牌桌上,一直有华夏的身影,而且是最重要的那位玩家,我们一直是规则的制定者。 华夏就只缺席了过去那两百年,真正说来,这两百年,才是历史的极少数现象。 如今,该是她回到牌桌的时候了。” 这种观点,在后世早已经被说烂了,都快被当做毒鸡汤了。 但放在如今,却是振聋发聩。 极少有人用这种观点,来看待华夏的崛起。 是啊,复兴而不是崛起,牌桌上我们一直都在,那里本该有属于我们的位置。 哪怕再悲观的人,听到陈麟风这样的人,说出这样的观点,也会忍不住振奋一二。 况且,台下的都是大学生,正是最容易热血沸腾的年级。 同学们愈加兴奋。 “陈老师,你为什么一直都这么有信心? 从你的作品里可以看出,早在2000年左右,那时候华国实力真的比西方差的远。 当时的你,都能很自信的在《生死簿》里,将未来的华国,描述成世界的一极。 你的信心来源于何处?” 陈麟风想了想,“应该是大众的那种不甘于第二的心态吧。” 他解释道,“这么多年了,国民一直是这样,国人喜欢和全世界做比较,任何一项成就,只要不是世界第一,就会被贬低说,不如西方云云。 只有当那项成绩达到第一,这种讨论的声音才会消失,然后大众会很快弃之如敝履,继续讨论下一项不如西方的地方。” 陈麟风无奈的摊摊手,“但要知道,‘西方’这个概念是一个集合体,它代表了几乎所有发达国家,我们一个国家,要和那么多国家的最顶尖科技比,排第二就是不行。 这种心态,其实在整个世界范围内都是很少见的。” 问问题的同学一懵,“很少见吗?” “当然,你如果去找东南亚、南美,乃至欧洲的一些小国去问问,他们的回答,一定和我们国家的人,不一样。” 陈麟风道,“其实想想,以华夏如今的地位,dgp排在全世界第二,如果以鸦片战争到一战巴黎和会,这期间国民的角度来看,那妥妥的就是列强。 当年的人想必会觉得,华夏能有列强的实力,一定要高兴死了,但如今我们再看,所有人都不满足,必须第一才行。 这种国民心态,正是我对未来有信心的关键。” 一整套鸡汤灌下去,直接把一群学生给灌晕了。 以前他们还真没从这个角度,来换位思考过。 原来发展到今日,华夏已经可以被称为列强了? 想想,联合国五大流氓,除了漂亮国,基本谁都不用怕。 确实像是列强的水准。 列强竟是我自己? 陈麟风又稍微补充几句,“其实回过头来想,国民的这种思想,也是有缘由的。 华夏几千年来,一直位于顶端,数千年的历史流传下来,我们在学习历史的时候,了解的不仅有知识,还有对于那份位于顶端的心态。 过去数千年,我们都是第一。 如今,又怎么能满足于第二,或者只是区区一个列强呢? 当然不行。 只能第一! 只有第一! 必须第一! 这便是,我为什么会对华夏如此有信心的原因。” 今日份的鸡汤环节彻底结束,陈麟风紧接着就道, “大家不要光问我,既然是交流,每个人的想法,都有可学习之处,也来问问其他老师吧。” 说着,就把话筒递给了旁边的马芸。 大家没办法,只能挑着别人来问。 马芸笑呵呵的跟学生们开始互动。 旁边的几位嘉宾,李嗷、黄易、严佳岩,都呆呆的看着陈麟风。 这位是真能说啊。 对于其提到的有关“信心”的观点,李嗷和黄易体会最深。 他们两个一个在湾岛,一个在港岛。 两地的年轻人,少有陈麟风刚才所说的不服、不甘的心态。 面对西方,他们能不跪着就不错了。 或许这就是历史的作用吧,年轻人不去了解华夏灿烂的文明史,理所当然的,就不会有那种必须要当第一的心态。 甚至李嗷反思自身,他这么骄傲,说不定就源于小时候生长于大陆的缘故。 真要是湾岛出生长大,说不定也不会是现在这样。 黄易也在庆幸,还好他很喜欢读华夏的历史。 这点从他写的,跟历史结合的最紧密,就知道了。 严佳岩不住的在心里感慨。 陈麟风这小子,和常人的思考方式确实不同。 他今天的这些观点,过去学界少有人提及,想来是他新创的。 虽然有些过于乐观,但不得不说,有些可取之处。 至少在煽动人心方面,非常厉害。 他们这帮老家伙,听着刚才陈麟风的说辞,都忍不住热血上涌。 可想而知,台下的同学们会是怎样的状态。 问答环节再结束,整个活动就真的走向尾声了。 众位嘉宾先是拍了张照,然后连带着燕大的教授、领导们,大家一起拍照。 黄易先生和李嗷,两位都在几年后因病去世。 以后这张照片,说不定也会成为记录历史的珍贵照片。 其实用不着以后,现在就是。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