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不论是怎样来回改,然后巧合一般的写成这样。 哪个作家一开始,就能把文章写的完美无瑕呢? 不都要经过来回的修改。 这些思路的转变,本身都需要作家的灵光一闪。 因而,哪怕《她》看似是陈麟风在大学期间,轻松的写出来的作品,但这丝毫不影响作品本身应有的地位。 李嗷一脸的平静,像是没一点不认为,自己刚才说了什么很夸张的话一样。 他的这番言论一出,全场皆惊。 “新千年最好么,是不是有点夸张了。” “也还好吧,想想确实是没有哪本感觉能超过《她》的,里面有些对未来的推演,准的离谱。 现在还剩下一部分没有得到验证,要是都被验证了,那真的是一本神书。” “你要说这个,确实,我开始就是冲着大家传言的‘推演’,去看的。 不过其实我感觉本身写的也好,就像之前严教授说的那样,细看之后,那氛围真是让人毛骨悚然。 有种很怪的气质。” “从这一点上来说,《她》在文学性上,也挺特别的。” “……” 台下的学生们小声的讨论。 台上毕竟还算是节目,不能也互相交头接耳。 看嘉宾们被震的一时说不出话,小撒缓起了场。 “李嗷先生,你觉得《她》能称得上新千年以来,文学最佳?” “没错。” “您不是之前还说,陈老师目前的高度还比较低,有待进步吗?” “我确实是这么说,但《她》这本书不一样。” 李嗷笑了笑,“陈麟风和严教授俩人刚才不还在说么,《她》是在大学的时候,灵光一闪加机缘巧合的产物。 就像唐代诗人王勃写《滕王阁序》,同样是在很年轻的时候挥毫写就,你说他当时已经达到文学巅峰期了吗? 很明显,没有。 《滕王阁序》也是一时灵性激发的产物,但这不影响它能流传千古。” 台下的观众们议论纷纷。 越说越夸张,都把《滕王阁序》当例子了。 不过,从某种角度去想,好像确实也有点相似的地方。 台上,马芸嘴唇动了动,刚才他是有点被李嗷的这番大话给打断了思路。 但现在他立马反应过来。 自己是来干什么的? 蹭热度的呀! 这种给著名文学作品做评价,甚至盖棺定论的场合,他无论如何得插一手。 “我同意李先生的这个观点,《她》这本书,确实是2000年以来,文学作品中,数一数二的。” “是数一,没有数二。”李嗷强调。 “对,数一。” 马芸不和他争辩。 “其实自从进入新千年之后,不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全世界范围内,文学作品的质量,都在急剧下降。 《她》这部作品,就好像不是当代产物一样,更像是过去黄金年代的作家所写就的。” 在大言欺人这块,马芸向来不甘人后,也开始大夸特夸。 这位虽然在文学方面不值一提,但他如今是华夏首富啊。 说话也是有分量的。 随后,严佳岩也觉醒了似的,开始附和。 就连黄易也连连点头。 武侠作家怎么了,咱也是能说得上话的。 几个人兴奋极了。 将一部文学作品推上神作,对他们也是有好处的。 这里面严佳岩最懂,他当初就靠着写评金文章,获取了不菲的学界声望。 如今还能再薅一把小陈的羊毛,妙哉。 李嗷更是志得意满,就差叉腰了。 首倡人可是他李嗷! 台下的学子们也很兴奋。 自己这是在见证历史,没错吧。 对,就是这样。 陈麟风在一旁目瞪口呆的看着,这几位什么情况。 他本来只是闲着没事干,跟李嗷以及其他几位名人聊聊天,其实跟侃大山也没什么区别。 哪想到,现在聊的方向,跟他心中所想的,差到十万八千里去了。 台下第一排,文学院的院长沈晓明,直拍大腿。 他感觉自己之前邀请陈麟风,来担任荣誉教授,真是神来之笔。 如今一连几位文化名人,给《她》排座次、下定论,几乎要将其推上神座。 到时文(严肃)有《她》,武(通俗)有《诡秘之主》,都是位于顶端的作品。 想来要不了多久,陈麟风的文学地位,就要飙升了。 其实陈麟风这本《她》,这些年连年得奖,在学界的地位本就在一路高升。 关键拿的还都是国外的大奖,将过去好多国人没有拿到过的奖,都给收入囊中。 期间不知道创造了多少记录。 “这其实也是水到渠成,我之前不就有过预测么。”沈晓明心里美美的想着。 浑然忘了自己前些天的纠结样。 看着台上几个嘉宾一致同意的样子,他乐的笑出了声, “我还真是有先见之明啊!” 讲座不可能一直持续,这个话题收住之后,小撒看时间差不多,就宣布先中场休息十五分钟。 学生们的兴奋劲还没散去,在台下彻底放开了讨论,根本没几个人舍得去上厕所。 台上,马芸把话筒放远,拱手向陈麟风贺喜,“陈老师恭喜啊,二十一世界文学作品第一,实至名归。” 陈麟风苦笑,“几位真是太抬举我了,刚才我简直是哑口无言,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哎~年轻人就该当仁不让,”李嗷道,“你既然做出了成绩,就该自信一点,就像我一样。” 陈麟风腹诽道,您这一套我可学不来,明摆着就是不要脸。 这时严佳岩插进来问道,“陈老师,《她》这部作品我确实喜欢的紧,不知道能否允许我,针对您的作品,写一些评述性质的文章呢?” 这是文学界的惯常套路了。 只要哪本书比较火,那么写作品相关的解析文章,也会收获关注度。 就跟前些年评金庸武侠,再早一些,评鲁迅文学的那些文章一样。 《她》是这些年来,少有的在大众层面也很有知名度的作品。 因而如果写相关的评析文章,很可能不仅有学界认可,说不定还有大众声望。 陈麟风明白这一点。 但这是互惠互利的事,一部作品想要有比较高的文学地位,周边一系列评论和赏析文章,也是不可或缺的。 他果断答应下来,“麻烦严教授了。” “不麻烦,不麻烦。”严佳岩笑呵呵的,显得心情极好。 他打算不止写评论文章,或许也可以把《她》这部书,加入到自己所著的《华夏现代文学史》当中去。 正好可以更新版本。 黄易在一旁看的羡慕,他的虽然也有书评,但却没有燕大教授这种重量级的人物给他写书评。 这格调瞬间就不一样了。 休息时间不长,很快就结束了。 下半场,相对来说,就没有上半场那么有节目效果了。 不过这也是相对的,其实就观感上来说,下半场可能还更有意思一点。 他们几人谈到了两岸的问题,李嗷身为湾岛人,谈这个话题,也算是应有之义。 李嗷还是他一贯的观点,支持统一。 大家有共同观点,那就比较好谈了。 只是说到湾岛目前的情况,陈麟风对岛上的舆论氛围不太看好。 “这种情况持续下去,双方的情绪对立说不定会越来越严重,甚至有一天和平之路走不下去也说不定。” “这是你的预测吗?”李嗷好奇的问道。 “对,”陈麟风郑重的点点头,“我觉得可能性很大。” 他这个穿越者总是想当吹哨人,但又总是没什么用。 因为大势是改变不了的,这个大势从2000年左右,湾岛教育调整,就已经逐步确定下来了。 李嗷想想如今岛内年轻人的情绪,叹了口气,觉得对方说的确实是有可能的。 除此之外,关于言论自由、教育、新闻自由、社会改革等多个问题,他们都展开了讨论。 有些话题,陈麟风怀疑,可能都过不了审,到时候估计会被央视给剪掉。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