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长孙皇后沉吟片刻,忽然开口。 “陛下,臣妾倒有个主意。” “或许,我们可以把处辉和皇家,更紧密地绑在一起。” “哦?” 李世民来了兴趣。 “说来听听。” “不如,让处辉做皇子们的先生吧?” 长孙皇后缓缓说道。 “让他教导承乾、青雀他们,成为帝师。” “他与下一代的君主有了师生情分,自然会尽心竭力辅佐新君。” “如此一来,又怎会生出不臣之心?” 李世民闻言,脸上却露出无奈。 “朕提过,他不愿意。” “这小子,滑头得很,说什么自己才疏学浅,当不起帝师之名,给朕怼回来了。” 长孙皇后眼波流转,抓住了话里的关键。 “陛下,他是不愿意,还是不愿意教太子?” 这句话,问得极有水平。 李世民愣住了。 他皱起眉头,仔细回想当时的情景。 程处辉那小子,好像确实对太子李承乾不怎么感冒。 长孙皇后继续不疾不徐地分析。 “处辉的性子,您也知道,向来是吃软不吃硬,而且眼光高得很。” “他若觉得学生不是可造之材,是断然不会收的。” “太子……或许在他看来,还差了点火候。” 她顿了顿,抛出了一个让李世民心头一动的可能性。 “说不定,他心里有更看好的人选呢?” 此言一出,李世民的猜忌果然缓和了不少。 如果程处辉只是看不上太子,想另寻一个他看好的皇子进行投资,那性质就完全不同了。 这就从潜在的权臣威胁变成了皇子间的站队问题。 后者虽然也麻烦,但至少还在他的掌控范围之内。 可随即,新的疑惑又涌上心头。 “他会愿意收皇子为徒?” 李世民还是有些不信,程处辉那无法无天的性子,会甘心被帝师这个身份束缚住? “陛下忘了孔颖达和马周了?” 长孙皇后适时地举出例子。 “孔颖达那样的经学大儒,都自称是处辉的弟子,时常向他请教。” “马周更是处辉一手提拔教导出来的,如今已是朝中栋梁。” “这说明,处辉不是不愿教,他只是挑学生。” “只要是可塑之才,他都愿意点拨一二。” “咱们的皇子里,难道还找不出一个能入他眼的学生吗?”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