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时间久不见也不好,总要维持基本的关系。 他想要在行业一直保持巨大的影响力,就不得不多上上心。 这样算下来,可知娱乐圈其他人的花在交际上的时间有多少。 他这都属于是不太经常交际的类型了。 “小陈,你最近可是风光无限啊。”依旧是江文熟悉的嗓门。 张一谋、陈凯鸽、冯晓刚也在,甚至还有徐可、宁昊,和大导们自然也是要聚一聚的。 “嗨,我有什么可风光的。” “21世纪文学第一,这还不算是风光?” 陈凯鸽脸上泛起笑意,“最近文学界讨论声不停,连我们这些圈外人都能听到,真是让人羡慕的紧。” “哎,我听说一个小道消息。” 江文神秘兮兮的道,“听说《她》这本书,部分选段有可能被列入中学教科书选修内容,小陈这下真要成文学家了。” 嚯~ 这个消息有点炸裂,所有人都被震到了。 “真的?”“不是吧?”“我怎么没听说?” 最终,所有人都看向陈麟风,想听他给个答案。 陈麟风如坐针毡,“还没确定呢,只是有这么个说法。” 确实是有人通过梅姐来只会他。 只是《她》毕竟是大学期间的作品,文笔上还存在些许不足,必须进行进一步的精修。 这段时间,他一直在家写作,其实也是在干这个事。 “那这岂不就是真事?”陈凯鸽惊道。 小陈什么性子,大家多少都明白。 稳妥沉稳到不像年轻人,说的就是他。 如今说是不确定,那肯定就是有相应的风声,只是还没完全定下来罢了。 但以小陈如今的声势,估计也就是早晚的事。 江文得意摊手,“你看,我说啥,陈麟风这小子,以后肯定大有出息。” 冯晓刚翻了个白眼,“这tm用你说。” 早十年他们就知道! 宁昊忍不住问道,“具体是哪段?” 陈麟风摇摇头,“都说了还不确定,得看相关的专家觉得哪段比较好。” 从一本书里选出写的相对精彩的地方,应该还是挑的出来的。 不要求学生能看出什么东西,无非就是多涨涨见识,培养个兴趣罢了。 《她》作为一部带有少许近未来科幻意味,带有通俗写作技巧的,社科文学作品,同类型题材的作品,还是比较少见的。 哦,以上的归类,就是专家给评的。 自从燕大之行后,《她》在文学界的地位截然不同,研究这部的专家逐渐多了起来。 “那大概啥时候能定下来啊?”张一谋也来发问。 陈麟风无奈,“都说了,都还没定下来呢,我现在都还在对原来的作品进行精修。” 江文戏谑道,“到时候再出版,然后收第二茬钱?” “老江你别道破潜规则啊。” “就是就是,一点不会说话,罚酒三杯。” “……” 其实这帮导演,作为影视圈的人,对文学界的事是不感兴趣的,陈凯鸽文青,可能除外。 也就是陈麟风是自己人,多了份关心。 可上教科书就不一样了。 但凡在内地接受过教育的,都明白这意味着什么。 按照以前的说法,只要作品能登上去的,哪个不是百度词条能加上“文学家”三个字的。 因而,大家的兴趣瞬间就上来了。 “你们说,小陈是不是以后真能被叫做是文学家啦?” 冯晓刚习惯性的开启吹捧模式。 其实这话,他过去以王硕为对象,也在京圈聚会的时候说过。 只是那时候用的肯定句。 但那个肯定句,反倒不如这个问句来的真情实感。 “都上教科书了,可不就是文学家吗。” 陈麟风看了眼江文,已经不想再纠正说不确定了。 陈凯鸽比较谨慎,摇头道,“只是一部作品的话,还是略显薄弱。” 过去的文学大家,像是老舍的《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茶馆》。 巴金的《家》《春》《秋》,这些耳熟能详的文学作品,都远不止一部。 鲁迅先生就更不用说了,教科书上要求背诵的都不止一篇。 江文摩挲着下巴,“你这么说,也有点道理。” “也不一定,”宁昊抬杠,“曹禺先生,不就一部《雷雨》比较出名吗?” 陈麟风道,“他还有《日出》《原野》《燕京人》,也是很有名的。” “那是在你看来,”宁昊摆手,“普通人估计就知道一部《雷雨》。” “有道理,”冯晓刚鼓掌叫好,“陈导未来肯定得是文学家,也算是帮咱们实现梦想了。” 然而拍手到一半,就停下了。 因为大家没人附和他。 他自己也觉得没意思。 文学家啊~ 说实在的,经历过八十年代那个文学狂热的年代,谁还没有点文学梦想呢。 但渐渐的,大家都不再做梦了。 陈凯鸽对此体会最深,他的文青梦啊。 陈麟风一看,大伙怎么蔫了,立马转移话题。 “徐导,你电影后期做咋样了?” 由于出身港岛,对大陆教科书、文学家之类内容,体会不深的徐可,刚才一直插不进话。 如今见终于有人搭理他,立马精神一振。 “还好,剪辑已经做好,就是特效比较费事,不过说起来……” 徐可竖起大拇指,“神兽特效那批人,还真是能干,比我之前经常合作的公司,要厉害多了。” “哦?”江文好奇道,“怎么说。” 毕竟大家身在影视圈,还是对圈内话题更敏感,听到两人的交流,很快便挥散失落情绪,兴趣再起。 “主要让人感觉专业,有些法宝或者法术的效果,你用嘴描述不太清楚,但人家能理解,而且素材库里能给你找出来近似的。” 徐可感叹道,“这样能最大程度的做出我想要的想过来,以前那时候,除了我最关注的核心,其他地方,好多由于时间进度的原因,都只能交给特效公司自己来把握,基本上都和我心里想的不一致。” 冯晓刚深有同感的点点头,“我也遇到过这种情况。” “其实你们这都还算好的。” 众人目光看向陈麟风。 “国内公司毕竟还能沟通,你们要用国外的特效公司,差别会更大。 神兽特效这几年一直在积累神话和仙侠类素材,根据古代神话、志怪故事,以及建筑、壁画、古图上的样式,来丰富素材库。 很多咱们所想的,要带有古风古韵,或者仙味儿,其实古人都已经设想过。 因而只要积累多了,你提的要求,工作人员很容易给你找到,符合要求的近似素材。” “怪不得,”徐可抚掌叹道,“这次跟神兽合作这一次,可让我再离不开了。” “那是好事,”陈麟风笑的很灿烂,“说明公司的方向是没错的。” 聊到娱乐圈的话题,大家的谈兴立马就上来了。 张一谋问陈凯鸽,“你的电影,今年要上了吧?” “嗯,《长安三万里》,小陈帮忙取的名字,春节档上映。” 陈麟风插一嘴,“我的那部《惊天魔盗团》也是在春节档,到时候咱俩一块。” 陈凯歌头疼道,“别的都好,就是跟你一个档期,让我有点没底。” 时至今日,电影人谁看到陈导,不心里发怵。 “春节档盘子大,只要电影质量好,不用担心票房的问题,如果好几部优质电影,说不定大家的票房都能上来呢。” 一到春节的时候,亲朋好友之间的交流就会变得频繁。 如果这时候有“今年春节档电影普遍不错”这样的舆论兴起,那一传十十传百,会引来大批平时不看电影的观众。 春节档和平时档期的电影市场,逻辑是不同的。 “嗯,你说的也是。”陈凯鸽道,“只是我这部电影,没有特别出名的演员,你说最后结果能成吗?” 他还是多少有些不放心,从《霸王别姬》开始,他的电影就一直喜欢用大牌明星来扩充阵容。 如今一改,真让他有些不适应,浑身哪哪都觉得不对。 “嗨,陈导你自己就是最大牌的,到一定程度之后,观众更看重咱们这些导演,而不是演员。” 这话有点夸张,一些能抗票房的演员,肯定也是对宣发有利的。 只是陈麟风当着一群大导,肯定要这么说。 而且这么说也谈不上错,如今这个时候,大导本身的号召力,确实是有可能高于演员。 毕竟不是前世,如今大导们可没有把自己积累的好感给耗尽。 尤其是张一谋,《宋蒙之战》后,还加了不少分。 说到好感度分值,冯晓刚有些不自在。 “我这回拍《私人订制》,估计要被骂。” 炒冷饭炒到他这个程度,就算谁说大家都会支持他,他也不能信啊。 江文道,“那确实,说不定得给你发一个金扫帚奖。” 虽然有预期不会太好,但这么说太恶毒了。 冯晓刚脸立马黑了,我这么说,是让你们安慰我一下。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