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小撒心中一喜。 果然,聊到陈麟风,大家都畅所欲言起来。 刚才的气氛实在是有点尴尬。 李嗷等他们点评完之后,继续道,“影视剧方面,受他的影响,有很多公司开始重视起剧作中心制。 我觉得这个比较好,重视剧本创作,能很大程度上,提高影视作品的质量。 他还带动起国内的特效产业,这几年的大陆电视剧,特效水平明显高了一截,其中尤以龙麟剧最为突出,我觉得这一点他贡献不小。” 马芸眼神一闪,讲到影视产业,这也是他这两年一直在努力进去的行业。 他其实是不太相信剧本这个东西的,什么都不如数据更加直观准确。 听到李嗷这么说,他嗤之以鼻,什么剧作中心制,都是要被淘汰的东西。 “再有就是《她》这本,”李嗷不禁赞叹道,“这本书太奇妙了,和他写的其他几本风格迥异,其中蕴含的思想理念,非常值得人思考。” 严佳岩颔首道,“业内的名家大多都很推崇《她》这本书,不说对于未来的推演多么准确,这点已经有太多人说了。 光是描述整个社会如同蛛网一般,密密麻麻的将主角包裹,那种深重的压迫感,让人不寒而栗。 但另一方面,表面读起来,主角又一直在和线上女友聊的很开心,像是处在热恋期,整个描写充满着欢快和幸福。 这两相对比,再迭加线上女友实际上是一台服务器里的系统,甚至连科幻中的人工智能都算不上。 就更加显得有种可悲感,这两种奇妙的情绪,一直在人的心理反复交迭,营造出一种十分奇特的阅读体验。” 他看向陈麟风,“你是怎么想到,要这么来这样写这本作品的呢?” 其他人,包括台下的观众们,也都看像他。 在场大多数人,都是看过《她》这本作品的。 这部书,在大学校园里,尤其是学界,极其受到推崇。 当然,这也跟在国外不断的获奖有关。 但哪怕抛开这个,《她》在文学方面的地位依旧很高。 要知道,最早不停赞扬《她》的,其实就是国内的文学界。 当初甚至弄出过,左右两派都觉得符合自己思想的奇观。 在国内文学界大火之后,其次才逐渐传到霓虹,进而享誉世界的。 有评论家说,这本,要比之莫岩得奖的那部《蛙》,在文学上,以及社会学意义上,要高明的多。 很多人认同这样的观点。 因而,提到这本,大家都忍不住心中的好奇心。 毕竟陈麟风几乎没有对外公开说过,关于《她》的创作思路。 “额,这本书,其实一开始在写大纲的时候,我的想法只是,要写一本融合了我对未来思考的。” 他笑笑说,“当时我在学校写大纲,舒唱和茜茜又一次还问过我。 我当时给她俩介绍的时候,是拿‘新书’和最早写的《生死簿》做比较。 ‘《生死簿》里面写了一些未来的科技产品,这本新书则是主要想象未来的社会形态。’ 我当时是这么说的。” 严佳岩问道,“那后来怎么就变成如今这样呢?” “写作的过程中,我就有了些新想法,一开始设定的是实实在在的人工智能。 但我觉得,要是真的人工智能,喜欢上就喜欢上,其实也没特殊的。 人工智能具有思考能力的话,不过是柏拉图恋爱罢了,过去历史中并不缺少这样的例子,这就显得不够可悲。” 陈麟风道,“我当初有种想法,一直都写通俗文学,总是被人说,不如也试试严肃文学的路子。” 台下响起一阵笑声。 他们很难想象,陈麟风也有被别人批评的场景。 在他们的印象里,这位一直都是媒体的宠儿,哪怕文学界,评论家们也大多是,要么不说话,要么使劲的夸。 严佳岩倒是知道小陈过去的历史,他继续问道, “所以你是想尝试尝试严肃文学,才想着把人工智能,改成没有那么智能的,稍微现今一些的ai系统?” “是的,但这么写着写着,我又觉得,这样有点太可悲了,整个看起来就很丧,于是我又改了改,想让它看起来,尽可能的欢快一点。” 就像水多了加面,面多了加水一样。 “再一个,我毕竟还是想要大众喜欢我的的,” 陈麟风略有些不好意思的道,“因而就故意设计了不少比较欢乐的桥段,整体也多了些愉悦的气氛。 我到底是不太喜欢严肃文学,那种总往苦处去描写的风格。” “所以才有了如今粗看带着点欢乐,但只要一细看,就充斥着令人不寒而栗的可悲气息的文风?” 严佳岩叹道,“这还真是机缘巧合啊。” 他忍不住吐槽道,“你这样写,其实在我看来,更苦了。” 确实。 底下不少看过的大学生纷纷点头,表示极度认可。 李抗也回想起,他当初看《她》时的经历。 最初看的时候,感觉还好,最多觉得有些怪怪的。 但随后,在网上看到有解析的评论文章,他就又回看了一遍。 那家伙,给他看的眼泪都快出来了。 被社会、家人、朋友、公司,压制的都要喘不过气了。 哪知道鼓起勇气,跟线上的女友谈个恋爱,还是对着系统谈的。 甚至主角自己都知道,但他就是沉溺于其中,只能对着电脑寻求欢乐和安慰。 现实已经不值得了。 这也太惨了,人间实惨。 观众席议论纷纷,显然是都深有感触,尤其如今的社会,感觉跟书中已经开始有点相似性,这就更让他们代入。 李嗷打断了台下的窃窃私语,他作为评论家的一面被激发出来。 “正如严教授刚才所说,不论是对社会的推演,还是文中这种机缘巧合之下的氛围和文风,都极为优秀。 能够营造出这种令人毛骨悚然的阅读感,激发读者的思考,这就是文学真正的意义。 在我看来,这本《她》,实在是可以称得上,21世纪以来,最好的文学作品。” “没有之一!”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