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时代杂志的鲍尔之后,则轮到央视的王国栋。 虽然排在后面,但毕竟国内的大众和海外不一样,大家所关心的地方也有些不同。 “麟…麒麟老师,我这么叫,应该没问题吧。” 两人自然切换成华语来聊。 鲍尔丝毫不介意,因为他是懂华语的。 “当然,这本就是我的笔名嘛,只是之前这个名字在国内不是太出名的,不过我发现,最近也有一些人开始这么叫。” 其实是从霓虹那传过来的,他们对于陈麟风,言必称麒麟老师,表现的很尊敬的样子。 国内这边也开始逐渐受到影响,在提及他写作方面的时候,会带上麒麟老师这个名字。 “麒麟老师,你对国内的通俗文学发展怎么看,有没有可能跟你一样,走出到海外呢?” “当然有,而且希望不小。” “哦?”几个记者都来了兴致,“您给说说?” “通俗文学方面,我比较看好网络文学,因为竞争太激烈了,我觉得整体水平,其实是高过海外的。 这里面不仅包括剧情、想象力方面,还有节奏,怎么把一本写的吸引人,我觉得国内的网文作家,都做的非常好。” 陈麟风摊手,“我有时候看一些网文,都会欲罢不能,有时候不是茜茜提醒,我可能都看通宵了。 这就是优势所在,国内的网络文学只是缺乏一个出海的渠道。” 王国栋没想到对方会给出这样一个答案,此前他可是从没有关注过国内网文的。 “您觉得国内网文有前途?”他再次确认。 “对,非常有前途,”陈麟风肯定的点点头,“华夏的网络文学,有可能发展成为最具影响力的文化优势项目。” 前世其实就是这样,只是起点在海外的渠道和资源,还是有点不够。 霓虹的轻很出名,但其实就内容上讲,除了少数校园恋爱题材,其他大部分都是被吊打的。 哪怕是恋爱题材,后世起点轻频道也逐渐发展起来,说不得过不几年就要完成超越了。 霓虹的异世界轻,甚至好多都是国内上古年间的套路。 但由于霓虹的动画制作能力强大,因而他们那边的轻,借着这个渠道,名气上似乎比国内网文还要大一些。 说起网文,陈麟风来了兴致,提到了这几年的一些热门网文,算是帮忙打了下广告。 像是《斗破苍穹》《冒牌大英雄》《仙逆》《永生》《将夜》《遮天》《凡人修仙传》之类。 都是这几年的热门网文。 说起来,网文确实是开始进入全盛时期,这些,哪怕在后世也都是比较出名的。 陈麟风不吝于给它们在更大的平台,比如央视上推广一下。 他现在是起点大股东,也算肥水不流外人田了。 王国栋虽然没怎么了解过网文,但好像不知道在什么地方,也听说过这里面部分的名字。 “这里面《斗破苍穹》和《遮天》我好像听说过。” 陈麟风点点头,“没错,这两部很出名的。 这些网文可能不如一些实体书质量好,毕竟他们要每天连载,很难说写的又好又快,但在可读性上,一定是最好的,因为他们靠这个吃饭。 大众所喜欢的就是这样的作品,我认为这大概就是未来的文学发展方向。” 王国栋吓了一跳,没想到对方对网文的评价这么高。 眼看有点跑题,他赶快往回收。 “有人说你是现在实体书行业仅剩的一根独苗,你怎么看待这个事。” “实体书行业确实不景气,以后可能会越来越差劲,大家都转到手机上来看电子书了。” “那为什么你的,还是能卖这么多呢,哪怕光算国内销量,也超过百万本了。” “可能是因为我这些年积累的口碑还算可以吧,这是读者对我的厚爱。 只是我并不觉得这种现象可以一直持续,说不定等我再写新书的时候,就没有这么受欢迎了。” 其实他也一直在奇怪,正常来说,大家都在网上看书了。 “不,大家对你是不一样的,”王国栋道,“我这边收到不少消息表示,大家对于你的作品,有着不一样的信任感,每当有你新书发布的消息,大家总是奔走相告。” 不止如此,买麒麟老师新书,几乎已经成了一种风潮。 他们买完之后,在网上晒自己买到的新书,然后大家互相讨论剧情,在论坛上发表看法。 一整套下来,像是在做某种社交活动。 当一项活动带上了社交、装逼等字眼,那就和一般情况不同了。 随后,王国栋又问了几个问题,其他几个台的记者也轮番问问题。 专访临近结束,不论是鲍尔还是王国栋等人,都非常满意,这次的专访可谓收获满满。 摄影机已经收起,鲍尔突然问道,“陈,你会冲击今年的奥斯卡最佳导演和最佳影片吗?” 因为今天专访的主题是和文学方向,基本没有涉及到影视类的话题。 这会儿采访结束,他忍不住要多问问。 陈麟风这时已经起身,闻言笑了笑,“当然,我会尝试一下。” “那莱昂纳多呢?” “他值得一个最佳男演员,这会是第一目标。” 鲍尔了然,《小丑》野心不小啊。 其实总部那边愿意将陈提为今年的年度人物候选,有一部分原因就是由于《小丑》。 这部电影在欧美世界引起了巨大的反响。 这种影响,是深远且长久的。 西方世界一些国家的政府,甚至有的害怕这种影响,而选择抵制这部电影。 但这又从另一方面,更加抬高了《小丑》的地位。 毕竟对于大众来说,你要不抵制,不封禁,我还不看呢。 政府的封禁,才是最好的广告。 …… “时代的最强音,当代最强的畅销书作家!” 鲍尔带着采访稿回去之后,时代杂志很快推出了新一期的特刊。 封面上,陈麟风和jk罗琳相互抱胸对视,既有对立,也有一丝相互欣赏的意味。 这一期特刊在欧美极其受欢迎,上面不仅有陈麟风的采访内容,也有jk罗琳的专访。 “陈是我见过的,最具有天赋的天才作家。 在这一点上,我不能和他比。 你们也知道,我在发布之前,穷困潦倒,《哈利波特》发售之后,我的生活才好起来。 而陈不一样,他在非常年轻的时候,就可以给杂志社投稿了,我记得没错的,是不到10岁? 这就使得我们两个人,不管是在写作风格上,还是剧情、想象、节奏上,都有着很大的不同。 但相同的是,我们两个人都致力于让读者喜欢上我们的书,这一点我觉得大家目标是一样的…… ……对于陈本人,我认为他的未来更加宽广。 他现在还不到三十岁,就正常人来说,都还没到创作的最巅峰。 我认为他能走的更远,去看看我也不曾见过的风景……”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