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5章-可怕的世界-《阴阳剥皮人》
第(1/3)页
风又大了些,吹动了桌上一沓被遗忘的旧案卷宗。
纸页哗哗作响,最终,恰好翻到了很多年前,一桩悬而未决的误服毒物案的最后一页。
结语栏上,当年的墨迹早已斑驳,却仍有两个字,如同烙印般清晰。
第一道裂缝出现在三天后。
它并非来自物理世界的崩塌,而是源于信息洪流中的一声清脆回响。
国内法医学界泰斗张远山院士以个人名义发布了一份简短的土壤成分检测报告。
报告内容枯燥而专业,仅指出其收到的一份匿名土壤样本中含有异常的铅、银有机络合物,这种结构在自然界极为罕见,但在特定工业废料的长期生物降解过程中可能形成。
报告的附录只有一张地图,上面用红点标注了样本来源的推测区域——城东,前火葬场冷却池遗址。
报告没有提及任何诡异事件,没有一个字关于“神迹井”或“沈默”。
它纯粹、冰冷,是一份无可指摘的科学文档。
然而,这枚投入舆论湖泊的石子激起的涟漪却远超预期。
几乎是同时,另外两位收到同样匿名信的资深病理学家也从不同角度发布了相似的检测结果。
一位指出这种金属沉积物对儿童神经系统有潜在致幻风险,另一位则将其与近期城市儿童集体性梦魇报告的地理分布进行了数据拟合,重合度高得惊人。
三份独立的权威报告像三支精准的手术刀切开了那个被伪报告精心缝合的“神话”表皮。
最先溃败的是知识阶层。
一名之前在社交媒体上热情转发伪造报告、盛赞“净化论”的知名心理学家公开删除了所有相关内容,并发表了一篇长文道歉。
他的文字充满了懊悔与自省:“我们太渴望一个答案,以至于忘了提问本身才是起点。当逻辑成为一种信仰,我们就已经输给了我们最想战胜的盲目。”
这句话像病毒一样扩散开来。
那些由家长们自发组建的“寻井祈福”微信群里,长久以来的狂热第一次出现了大规模的质疑声浪。
“张院士的报告你们看了吗?那个冷却池,不就是孩子们梦里看到的‘银色月亮’?”
“所以……不是神迹,是重金属污染?”
“我们让孩子去喝那里的水……天啊,我们都干了些什么!”
“那个‘沈默’的报告,到底是真的还是假的?现在谁能告诉我?”
没人能回答。
那个曾经被奉为圭臬的名字如今成了一个悬而未决的问号。
恐慌取代了狂热,家长们开始疯了一样带着孩子涌向医院做重金属检测,再没人提起那个“神迹井”。
林工坐在女儿的病床边,看着护士取走血样。
女孩因为及时的治疗已经不再做噩梦,只是身体还有些虚弱。
他翻开一本已经被女儿画得乱七八糟的病历本,在背面一处空白的地方,用粗糙的手指一笔一划地写下一行字:“我不再做梦了,因为我醒了。”
第(1/3)页